跳到主要内容

第五章 证分

第一节 位次

第一条 五位修证

明声闻修行之位有五: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无学位。

第一段 资粮位

资粮位者,资,资助,粮,粮食也。人远行必假粮食而资助,则欲证果者,必以善根功德为资粮,以资助自身也。位有三,亦称三贤位。

初,五停心观

  •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      四、多痴众生因缘观

  • 二、多嗔众生慈悲观      五、多障众生念佛观

  • 三、多散众生数息观

二、别相念观 与前文四念处同。

  • 一、观身不净  二、观受是苦  三、观心无常  四、观法无我

三、总相念观

  • 一、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    三、观心无常身受法亦无常

  • 二、观受是苦身心法皆是苦    四、观法无我身受心亦无我

但此位中,惟观苦谛,伏烦恼惑。

第二段 加行位

加行者,准备入正位之时,而加一番之修行也。位有四,谓之四加行,又名四善根。

一、暖位 暖位者,为将发见道无漏之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发,先有暖相是也。此位创观四谛,修十六行。

二、顶位 顶者已达巅顶也。此位用观同前,转更明朗。

三、忍位 忍可决定四谛之理不动之智为忍,忍位有三:

  • 一、下忍 遍观八谛(欲界四谛上二界四谛成八谛)三十二行(欲界十六行上二界十六行)。

  • 二、中忍 缩观渐减缘行(缘者缘于八谛,行即三十二行。渐减者,历观三十二行,每一周递减为三十一三十二十九等,直至第一欲界苦行)。乃至一行二刹那在,名中忍满,即入上忍。

  • 三、上忍 惟观欲界苦谛,但有一行二刹那在,前一刹那尽,名上忍中。

四、世第一位 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第一,名世第一。二刹那中,后一刹那尽,名世第满,引入无漏见道。

此之四位,渐能伏除烦恼分别。

第三段 通达位

通达者,已于道为通达,即初果位。从世第一后,心生苦忍真明,次于八谛下发八忍八智总十六心。

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无间道时,名预流向。

至十六解脱道时,名预流果。

此位断三界八十八使分别见惑,见真谛故,又名见道。

第四段 修习位

修习者,已于道修习也。谓于欲界九品俱生(见后文)思烦恼中。

若断前六品,断至第五品解脱道时,名一来向。

断至第六品解脱道时,名一来果。

若断后三品,断至第二品解脱道时,名不还向。

断至第三品解脱道时,名不还果。

若断上八地七十二品俱生思烦恼中,断至第七十一品解脱道时,名罗汉向。

自从预流正住果后,进断修惑已来,齐此解脱,皆修道摄。

第五段 无学位

无学者,言学道圆满,更无修学也。无学位者,谓断至第七十二品解脱道时,证五分法身(见后文),名罗汉果。

此位断分别俱生烦恼并尽。

一、分别起烦恼 依邪思惟,缘起诸邪见之烦恼。

二、俱生起烦恼 依无时以来,恒与身俱之烦恼。

子缚已断,果缚犹存,名有余涅槃。

一、子缚 子种子也。对见思烦恼之苦果,曰子。以烦恼系缚,曰子缚。

二、果缚 生死之苦果,缚我不得解脱,曰果缚。

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第二条 声闻四果

前总说修行五位,兹单述四果,金刚经疏云声闻四果。

一、须陀洹果 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

二、斯陀含果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证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

第三条 九种罗汉

九种罗汉,又称九无学。

一、退相 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谓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者。

二、守相 九无学中之第三护法也,谓于所得之证果,能自防护者。

三、死相 九无学中之第二思法也,谓惧将退失所得之证果,恒思自害而入无余涅槃者。

四、住相 九无学中第四安住法也,谓不退不进,安住于当位者。

五、可进相 九无学中第五堪达法也,谓能修练根而达于不动罗汉之性者。

六、不坏相 九无学中第七不退也,谓生就不动根性,遇无论如何逆缘,亦不动转所得之法者。

七、不退相 九无学中第六不动也,谓原为劣之五种,更加修练,而成不动种性者。

八、慧解脱 九无学中同名,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

九、俱解脱 九无学中同名,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

第四条 二种缘觉

第一段 因缘二种缘觉

四教仪云辟支迦罗,是天竺之言,此土翻为缘觉。此人宿世福德,神根胜利,学十二因缘以悟道也。缘觉有二种,一独觉,二因缘觉。

一、明独觉辟支迦罗 独觉辟支迦罗者,苦佛不出世,佛法已灭,是人先世因缘,能独出智慧,不从他闻,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独觉。

二、明因缘觉 因缘觉者,是人道根淳熟,藉小因缘而能觉悟也。

第二段 小大二种缘觉

此二种辟支迦罗,皆有大小不同。今明独觉辟支迦罗,具有二种:

一、小辟支迦罗 小辟支迦罗者,本是学人。在人间生,是时无佛,佛法已灭。或须陀洹七生既满,不受八生,自悟成道。是人不名为佛,亦非罗汉,名曰小辟支迦罗。若论其道力,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罗汉也。

二、大辟支迦罗 大辟支迦罗,于二百劫中作功德,增长智慧,得三十二相分(见后文),或三十二相,或三十相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于九种阿罗汉中,智慧利胜,于诸深法总相别相,能知能入。久修习定,常乐独处,有如是相,名大辟支迦罗也。

皆历三种十二因缘,十种十二因缘,分别小大也,若因缘觉分别小大亦如是。

第二节 德用

第一条 二种涅槃

二种涅槃者:

一、有余涅槃 新译曰有余依,依者有漏之依身,余者对于惑业曰余。有余涅槃者,为生死之因之惑业已尽,犹余有漏依身之苦果也。

二、无余涅槃 新译曰无余依,更灭依身之苦果无所余也。

此二种之涅槃,同为一体。初成道时,能证得之。而无余涅槃之现,则在命终之时,盖无余涅槃者,灰身灭智,有情都灭也。

第二条 二解脱

二解脱者:

一、慧解脱 智慧能离一切之烦恼障,而证涅槃。

二、心解脱 心识能离一切之定障,而得入灭尽定。

第三条 五分法身

以五种之功德法而成身,谓之五分法身。

一、戒 身口意三业,离一切之过非,谓之戒法身。

二、定 息虑静缘,离一切之妄念,谓之定法身。

三、慧 破惑证真,谓之慧法身。

四、解脱 正习俱断,得尽智,谓之解脱法身。

五、解脱知见 了了觉照,得无生智,谓之解脱知见法身。

第四条 三明

罗汉有三明,明者知智法显了曰明。又名智明智证,明证智之境,显了分明也。

一、宿命明 知自身他身之宿世生死相也。

二、天眼明 知自身他身之未来世生死相也。

三、漏尽明 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

此三明又名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三明为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尽、三通也。

第五条 六通

六通又名六神通。通者作用自在而无碍曰通,或曰通力,或曰神通。

一、神境通 亦名如意,有三意:

  • 一、能到 谓能到者有四:

    • 一、身能飞行,如鸟无碍。   三、此没彼出,彼没此出。

    • 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   四、一念能至十方世界。

  • 二、转变 谓转变者有四:

    • 一、大能作小。        三、一能变多。

    • 二、小能作大。        四、多能变一。

  • 三、圣如意 圣如意者:

    • 一、化现无方。        二、应变不测。

二、天耳 闻声无碍,是曰天耳。

三、他心 知他心事无碍,是曰他心。

四、宿命 知过去世事无碍,是曰宿命。

五、天眼 观色无碍,是曰天眼。

六、漏尽 自能漏尽,复能遍知一切众生漏尽不尽等,是曰漏尽。

第六条 一切智

知一切法,名曰一切智。

第七条 十智

小乘以十智,摄一切之智:

一、世俗智 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是曰世俗智。

二、法智 欲界四谛下苦法等智,是曰法智。

三、类智 上二界四谛下苦类等智,是曰类智。

四、苦智 观苦谛得无漏智,是曰苦智。

五、集智 观集谛得无漏智,是曰集智。

六、灭智 观灭谛得无漏智,是曰灭智。

七、道智 观道谛得无漏智,是曰道智。

八、他心智 知有漏无漏心心所法,是曰他心智。

九、尽智 谓见苦乃至修道已所得,是曰尽智。

十、无生智 谓既见苦已不复更见等,是曰无生智。

第八条 十八神变

十八神变者:

一、右胁出水    七、身下出水    十三、空中行

二、左胁出火    八、身上出火    十四、空中住

三、右胁出火    九、履水如地    十五、空中坐

四、左胁出水    十、入地如水    十六、空中卧

五、身上出水   十一、空没在地    十七、现大身满空

六、身下出火   十二、地没升空    十八、大复现小